摘要:作为经典的女权主义作品之一,《钢琴课》用史诗般的大手笔塑造了一位十九世纪人性逐渐觉醒的哑女形象,导演的风格化处理,使得影片视听语言上面表现的大胆、自然、细腻,前后色调从灰暗到光明,通过不同意境画面的反差和对比,造成一种强烈、新鲜的“复合式”审美效果,完整地展现了现代女性人性的自我救赎。
关键词:《钢琴课》 风格化 反差性 人性
《钢琴课》的故事是以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阴郁的气氛和艰难的物质生活为背景展开的。通过一个拥有着高贵艺术气质的、与生活抗争的哑女从心灵的独占到愿意与人共享的开放状态的改变过程,展现了一个觉醒的现代女性人性的自我救赎。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部影片本身就奠定了女性主义的基调。
影片一开始,就是一个从指缝中观看世界和生活的特写镜头,制造了悬念,并且反复了几次,持续了将近30秒,除了指缝间的一点光亮外,黑暗笼罩了整个镜头,甚至她所看到的父亲和女儿,也是以剪影的形式出现,营造出了阴郁、神秘的气氛和距离感。紧接着,在女主人公艾达心灵的自述里,一开始就说“你听到的不是我口里发出的声音,而是我心里的声音”,连她自己都不能解释自己是因为什么原因失语,“我父亲说这是一种黑暗的技能,终有一天会毁了我。”女主人公冷静、有节奏的陈述语气,仿佛在讲述别人的事情,加重了镜头偏冷的感觉,并设置了悬念。镜头跟着艾达奔走,在介绍她的背景的时候,一直是在树下和屋子里拍摄的,隔离了阳光,更渲染了神秘、阴郁、封闭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世界。
紧接着,当钢琴被遗弃在海滩上的时候,艾达站在山岩上凝望着钢琴,导演先是用一个过肩的推镜头,推镜头本来是一个拥抱的姿态,但是导演并没有把镜头推进近景或者特写,钢琴虽然是画面的中心,但却只占据了画面的一小点,灰暗的大海成了背景,造成空间上的疏离和空旷感。紧接着,导演用了一个二十多秒的长焦镜头,细化了艾达的脸部特写,衬托出艾达对钢琴的至爱程度。但接下来的全景镜头中,艾达在高处凝望,导演没有将钢琴拍摄在画框中,海滩上面一片黑暗,也预示了钢琴最终隐入黑暗的结局。
接下来,导演安排了一个对新西兰原始森林的移动镜头,并且用了蓝色滤镜,使镜头显得更个人化,仿佛艾达的目光要穿越森林看到未来,但森林却无穷无尽,主人公的迷惘、苍茫的心理被细腻地刻画出来。此外,不得不称道麦克•尼曼创作的苏格兰曲调的音乐跌宕起伏,婉转缠绕,配合着镜头的速度丝丝入扣,揪起了观众的心,导演简•堪皮恩如此评价:“我需要一种个人化的声音,需要应该是出自艾达之手的曲子,……我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尤其是他音乐中的激情。”
在艾达第二次看到钢琴之前,经历了结婚。但在镜头里,导演安排了下雨,杂乱的雨声使得影片显得压抑、错杂。为她张罗结婚的女邻居们喧闹的场景和艾达安静的场面的蒙太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艾达穿上婚纱的时候,镜头只给了她一个在镜子中的侧面全身镜头,模糊不清,清晰地表现出她对待婚姻的态度是无所谓甚至不情愿的。婚礼后,艾达撕掉礼服,走到窗前,一个近景到脸部特写的推镜头,然后接上了长达17秒的海边的钢琴,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告诉观众,在艾达心里面,她唯一牵挂的是钢琴,但钢琴却被困在风浪滔天的大海中,蓝色的冷色调,使得画面显得忧伤、沉重、阴郁。当镜头第二次回到海滩上拍摄的时候,色彩的改变能给我们很直观的认识,就是人物心情的改变。在艾达弹钢琴的时候,她的背景色调开始透出浅浅的绿色和淡淡的红色,显示出人物的欢愉和激动,之前的不愉快一扫而光,生命仿佛又有了生机。而大海的色调也变成了更为温润轻快的乳白色,这时配乐也变得更欢快一点,开始放缓了节奏,没有了影片刚开场的失意和落寞。而当艾达、弗劳拉以及柏恩斯三者的脚步迈向同一个方向的时候,则是交响乐的合奏,预示他们以后结局的美好。
后来剧情发展,艾达爱上了柏恩斯,为了强调主观性,在影片第71分钟,导演用了一个从艾达背后慢慢推进至艾达的后脑,同时又将之作为一个剪辑点,与下一个森林的移镜头用叠画衔接,蒙太奇手法延伸了艾达的目光,也延伸了镜头悠远、深入的表现力,将艾达的哀怨、惆怅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摄影机在密林中缓慢摇动时,仿佛进入到了幽暗的艾达心灵深处,茂密的丛林象征了神秘与隐晦,与女主人公本身哑女身份所带来的神秘与惊奇效果化为一体。在影片里,色彩的处理直接是为了主题的表现。在这里,导演再次用了一个蓝色滤色镜来处理新西兰原始森林,加深了森林的黑暗和神秘,使得镜头的主观性和刺激性更强烈,这是作者风格化的处理,运用自然场景,强化了影片浪漫的一面,同时还预示着人性的回归自然。简•堪皮恩本人也承认她的这一运用是为了强调一种更为主观、更为浓烈的感情:我们把山林处理成了海底的颜色,这样可以让她和最后一段戏呼应起来。我想这种野生丛林的景观正适合我的故事,浪漫在我们这个时代一直被误解,尤其在电影中,它已经变成了某种漂亮的,或是可爱的东西,它坚硬的一面,黑暗的一面已经被忘记了,我想让观众在面对自然的力量时产生一种畏惧感,我觉得那才是浪漫的基本要素,对自然的尊敬。自然比人,比人的思想,甚至比人类本身都要伟大。
接下来的情节中,本文认为颇有意味的一个镜头是在艾达与柏恩斯发生了关系之后,当柏恩斯问艾达:“你爱我吗?”时,镜头又是一个从艾达背后侧面拍摄的,而她的脸部刚好被框在了镜子的方框中间。首先,与之前她结婚时从背后侧面拍摄的镜子中的全身镜头不同,这个镜头用的是脸部的特写,而且表情清晰,前后对比,就可知道在艾达的心里,相比将她的钢琴遗弃在沙滩上的丈夫,她更认同柏恩斯,她的心更贴近后者。但同时,被框在镜子中的脸,也发映出她对自己的爱的怀疑,这个爱是被束缚、被限制的。另外,对于这种特写,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当被问到关于爱谁的问题时,艾达看到了自己,这实际是一种自恋的表现,她实际爱的还是钢琴,但钢琴只是她在精神表达时的需要,所以更深层次讲,她爱的还是她自己,因为艾达只是听从了她的内心和自然的天性,才跟柏恩斯在一起,但她还需要权衡自己对伯恩斯的到底叫不叫爱,或者有没有到她所想象的爱情的程度,她还没有考虑到从钢琴和柏恩斯之间做出取舍,爱情如她在镜子中看到的自己一样,是“近于利己主义的表现”。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影片,艾达对于她的钢琴的热爱,跟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热恋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现实世界中,她没有找到可以于自己进行心灵的沟通的精神伴侣,没有人可以让她感觉自己被理解并与之心灵相通,她所追求的,有点类似中国古诗里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是一种更神秘的、更自然的交流的手段,是从艺术家的高度和气质出发的超越了语言的柏拉图式的爱恋,但是唯一遇见的她曾经爱过的弗劳拉的父亲,也最终在她所追求的爱情前面退缩了,所以,她选择了沉默来对抗现实的人们,选择了爱她的钢琴。只有钢琴是可以安慰她、支持她、表达她的事物,她把对人的爱转给了钢琴,也把自己的心灵交付给了沉默和黑暗,于是她封闭、自恋、离群索居。影片的前前后后,偏灰暗的色调正是艾达内心的情绪的反应,也是她的自然的人性被黑暗侵占的写照,她面临的选择,不是她的丈夫或者柏因斯,而是放弃与钢琴的“畸恋”,选择正常的人的生活,这个抗争的过程,是艰难并且受伤的,所以用灰暗的色调再合适不过。
影片最后,镜头跟着准备回欧洲的艾达第三次到了海边,这时已经是一个全景,人物都处在前景,大海已经变得很平静、祥和,这是在自然面前人物身份、地位的改变,说明艾达的人性已经彻底地清醒,她听从了心的呼唤和安排,自然跟自然契合起来。而背景的颜色已经变成更为浪漫温馨的紫蓝色,并透出一点点的红光,形成了故事圆满结局的气氛。在随后的镜头中,我们发现整体的色调已经开始向明亮转变。
但这里简•堪皮恩并没有走程式化的老路,直接让色调越变越亮,直到主人公获得美好的未来,她安排了艾达企图与钢琴同归于尽的场景,将影片推向了高潮。这里导演又进行了风格化处理,用了一个慢镜头,透过蓝色滤光镜拍摄了艾达与钢琴沉沦的过程,蓝色的基调,加上海水中的黑暗,加重了镜头的神秘感和不可预测。钢琴这个曾经占据了艾达整个灵魂的“棺材”将被沉入深海,归于寂静。但是整个画面拍的很唯美,蓝色又增添了镜头的浪漫气质。此处的音乐也是空灵的,对于将自己的全部精神都倾注在钢琴上的艾达来说,与钢琴玉石俱焚的念头可能早已在她内心深处扎根,夹带了来自艺术家的“死亡本能”。对于艾达来说,钢琴是她的至爱,在她心中代替的是一个精神相通的恋人的形象,同时也因为钢琴是自己感情的寄托物,算是她的分身,所以这是跟旧有的自己的告别,也是一个昭示自己人性觉醒,做出取舍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缓慢的,艰难的,而慢镜头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这一点。观众的心也在随着慢镜头逐渐定格,导演简•堪皮恩也说,有一种情况下慢动作不会被注意,就是把它当成更细致地观察角色的途径。慢镜头给了观众广阔的想象空间,带领着观众深入其中去体会这个心理的变化过程。在慢镜头中,景深和机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全景到中景再到近景最后到面部特写的推进式蒙太奇,不断将视角拉近,也越来越体现艾达的内心。影片中有个固定机位拍摄了下沉的钢琴到绳索又到艾达,钢琴绑住了艾达一起沉沦。在这里,简•堪皮恩实际上探讨了一个更为个人化的信息,即艺术家对生活道路的选择问题:一边是封闭式的、近于利己主义的孤芳自赏;一边是充满温情、理解但同时也要求奉献的爱情和脚踏实地的平凡生活。
当艾达最终遵从自己的自然人性,选择了属于正常人的脚踏实地的生活之后,在她冲向水面、破水而出的时候,慢镜头表现出一种死而后生的惊心动魄,一束顶光打在她的脸上,意味着她的新生,同时,非常明媚的音乐进行了大力的渲染。这一矛盾行为当然可以理解成一种下意识的灵魂洗涤行为的表现,这是作者风格化的处理,运用自然场景强化了影片浪漫的一面,也展示了自然的力量。影片的结尾有一个艾达金手指的特写,与之前她的前夫砍下她的手指的场景呼应,当时她的前夫说:“我只是切断了你的翼。”现在,她的翼已经重生。当她跟柏恩斯亲吻的时候,蒙太奇手法的剪辑把浪漫温馨的画面切到了海底的钢琴和已经死去的艾达的旧我,说明艾达依然怀念过去,但是她正在努力展开美好的人生,绽放生命的光亮,如她所言,过去将成为永恒的寂静,深埋在深深的海底。
《钢琴课》通过一系列色彩的变幻和镜头的变化以及剪辑手段,最终,导演围绕一个女子为核心,展开所有的故事,所有的变化都是随着这个女子的心理和行为发生的,以女性独有的视角,借助个性化的影视语言,实现了主人公人性的自我救赎。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伯圭农、米切尔•赛门.我是俗人,不是美学家——简•堪皮恩访谈.当代电影.2003(2).
[2]祝虹.钢琴课.与诗化的电影语言.当代电影.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