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三百多个地方戏曲剧种中,川剧昆、高、胡、弹、灯声腔具备,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表现手法,在戏曲舞台上独树一帜,深受中外戏剧界的注目。川剧呈现出的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精湛奇巧的表演技艺、绚烂多姿的戏剧场面、浓郁隽永的乡土风情、亦庄亦谐的个性语言,使其成为我国地方戏曲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我国戏曲艺术历史长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川剧艺术源远流长,川剧事业生生不息。川剧从形成、演变到发展,迄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其间,它曾有过花团锦簇,也出现过枝叶凋零。是新中国成立后,这个古老的剧种才获得了新生和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1982年中共四川省委提出“振兴川剧”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全省戏剧界的积极性,川剧界大胆探索,锐意进取,在“出人、出戏、出效益、赢得观众”方面,取得了足以自豪的成就。今天,川剧已经成为四川建设先进文化的载体、弘扬民族文化的品牌、展示地方文化的名片。
从“抢救、继承、改革、发展”到“保护、继承、改革、创新”,川剧事业的发展艰难曲折而又充满希望。在这条筚路蓝缕、玉汝以成的道路上,行走着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川剧艺术工作者,其中,就有这么一位温婉智慧、享有盛誉的著名剧作家徐棻。她的剧作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先后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剧目大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多个重大奖项。这些作品,既是作者心血智慧的结晶,也是振兴川剧事业的硕果,对川剧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徐棻是当代川剧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今天,我们提及川剧艺术,必然要提及徐棻和她的作品。我认为,在川剧艺术承前启后、发展创新的过程中,徐棻和她的作品是一个重要的标杆或者说一个重要的标志。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传统戏曲的现代化进行了成功实践。源远流长的传统戏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批优秀作家和经典作品,深厚的历史积淀无疑是其继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但传统戏曲如果囿于传统、止步不前,就会与时代脱节,与观众疏远。川剧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就必须随时补充新鲜血液,不断吸收外来艺术营养,自觉体现现代艺术精神。徐棻的作品从表现形式上看是地道的川剧,具有鲜明的川剧自身面貌,但其包容性的思想观念、开放性的戏剧结构、多元化的叙述方式,均较传统戏剧有了巨大的差别,其核心是体现戏剧的当代性和人的当代性,从而使川剧艺术较之其它戏曲剧种更快、更鲜明地体现出“现代化”的特征。《燕燕》《田姐与庄周》《欲海狂潮》《死水微澜》等脍炙人口的作品,表现了崭新的时代内容,尤其是对女性意识的自觉张扬,对人性的深层挖掘,开拓了传统戏曲的新天地,赋予传统戏曲新的时代精神与社会价值。可以说,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徐棻的作品是地方戏曲剧种中为数不多的具备现代感和自觉性的。
第二,对外来戏剧的民族化进行了有益探索。如果说以《雷雨》为代表的经典作品标志着话剧这一外来艺术形式完成民族化从而开创了中国现代戏剧的新纪元,那么以《欲海狂潮》《马克白夫人》为代表的川剧新创剧目则标志着传统戏曲对西方现代话剧等外来艺术形式的成功转化,从而为外来戏剧民族化开拓了新的空间,昭示了新的可能。对戏曲而言,没有民族文化精神和传统艺术传承的“现代性”,便不具备戏曲的当代意义,民族艺术的“传统性”必须和西方现代派戏剧的“现代性”构成内在的有机联系;对川剧而言,没有民族文化审美心理和对当代中国人文形象的塑造,也便不具备川剧独特的审美价值,“本土化”和“现代性”也要形成内在的统一关联。离开了“传统性”和“本土性”,“现代性”就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少改编外国剧目最大的困境,便是缺乏对这种中国式“现代性”的理论升华和系谱构建。徐棻的作品十分注重切入中国当下广阔的文化现实和深广的历史文脉,在秉持民族戏剧“内核”的基础上对西方现代戏剧进行中国化、民族化的改造,自觉地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现代派手法与中国传统戏曲的程式性、虚拟性、写意性、抒情性等美学特征有机融合,从而到达完全的中国化、戏曲化、川剧化。这样的“改编”实质上就是一种卓越的艺术创造,是民族传统文化“自知”与“自觉”之上的一种超越,是徐棻对川剧乃至中国戏剧的杰出贡献。
第三,对演出形态的创新化进行了积极尝试。当代戏曲在演出形态上不断发展,将传统戏曲的演员中心变为包括演员、舞美在内的立体、综合的演出形态,使剧本创作与舞台演出全面融合,这是对传统戏曲演出形态的新的探索。徐棻的作品也是如此。她每推出一个作品,都会给人一种惊喜甚至惊奇。她的作品突破了传统戏曲忽略舞台、布景、灯光等技术因素的陈规,创造性地将升降舞台引入川剧表演,大量借助布景、灯光来转换场景、描写环境、烘托氛围,将上述技术性因素创造性地融入戏曲表演,使之成为表现心理活动、推动情节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使舞台从单一、外在的表演空间变成一体化、审美化的戏曲元素,从而拓展了戏曲的表现空间,丰富了戏曲的表现手段。需要指出的是,剧中舞台、灯光、布景等现代技术是服从、服务于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进的,并未突兀和游离于演出之外,舞台的中心和观众的注意始终聚焦在演员身上,从而加强了全剧的感染力、吸引力。正是在演出形态上成功处理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才使她的作品得到老戏迷和新观众的共同喜爱。这说明,传统戏曲要为当今观众所接受,就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巧妙创新,才能符合不断改变的社会心理和审美需求。
这种继承与开放、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是20世纪中国戏剧发展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也是20世纪中国戏剧从古典走向现代的艰难历程所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经验与启示。如果说 “推陈出新”和建国初政务院颁布“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五•五指示”)从根本上决定了20世纪后半叶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戏剧的道路与方向,那么以徐棻剧作为代表的传统戏曲新创剧目则在创作、演出的专业层面再次实践了这一方向并证明了它的正确性,从而在川剧乃至中国戏剧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民族灵魂,文以化之;国家精神,文以铸之。当前,文化的竞争日趋激烈,文化的战略意义日益凸显。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历史机遇期,面对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和西部文化强省建设的崇高使命,我们无疑需要有更多、更强势的艺术品牌,通过品牌的凝聚力与辐射力、影响力与感召力,来引领创作道路,催生优秀作品,从而担当起讴歌时代、鼓舞人民、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社会责任。四川文艺要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拥有自己的优势特色。四川要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就必须打造自己的著名品牌。在汲取外来文明的同时,作为捍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方面,本土艺术品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古今,无论中外,任何民族精神的延续,任何时代风尚的升华,都体现出各自民族、各个时代的艺术品牌所能起到的文化担当作用。中外戏剧史上被视为不同国家和民族艺术品牌的剧作家、戏剧流派、都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了自己的文化担当。川剧源于生活,来自民间。它的生命在于源远流长的巴蜀文化,它的活力在于四川人的思维、语言、智慧,它的本质在于用艺术手段真实反映生活的悲欢离合、大众的喜怒哀乐。它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也承载了巨大的社会责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特别是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方面,更应当突出其品牌作用,强化其时代文化的担当的精神品质、道德勇气和艺术良心。一种融入民族精神、独具地域神韵的文化品牌确立于世界,则将是创造并保有这一品牌的艺术和剧种体貌更加坚实,魂魄更加健硕。因而,具有鲜明而独特的巴蜀风格、巴蜀特色、巴蜀气派的川剧艺术正是四川文艺的最大优势和四川文化的最好品牌之一。我们需要给予川剧艺术足够的关注、更多地投入,推出更多观众喜爱、影响广泛的精品剧目,使川剧不仅在四川,而且在全国、在世界都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从而让川剧继续成为四川对外交流的名片,把四川形象宣传出去,把四川文化推介出去。这就是徐棻剧作在当代文化建设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今年,我们迎来了共和国60华诞。徐棻和魏明伦等杰出的剧作家用他们的作品见证了共和国发展的历程,引领了当代川剧艺术发展的方向。今天,这位为人谦和、善良可亲、为川剧艺术不断地贡献心血和才华的川剧老艺术家即将出版她的个人剧作精选,我们为她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因为,在她的谦谦风范面前,我们常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感;因为,我们喜爱她的作品,也敬爱她的为人。
我们敬祝徐棻艺术青春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