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会计信息真实性缺失已成为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因此,研究如何保证会计信的真实性,如何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会计信息;真实性;会计信息失真
所谓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准确地揭示了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内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只相对于过去事项而言的,它对未来事项往往无能为力。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场的有效性。会计信息是决策的基础,这就决定了会计信息的功能不单纯是对已有生产经营活动的“观念总结”,更需要对经营活动运行状态及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反映,以提供系统、全面、完整的会计数据。会计数据具有很强的离散性,所谓离散性意味着这些数据集是对经济活动各个部分和各个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描述,反映的是投入产出的相对变化及其变动规律。因此,投资者及其管理者必须掌握来自不同信息源的会计数据,才能对投资环境及市场潜力作出合理的判断。传统的会计理论所强调的是对已经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结果的总结,是决策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决策活动最显著的特征,是对未来投资活动的筹划或规划,是一种包含有预期的经济行为,这就是说,如果会计数据仅仅局限于对以往经营过程的简单描述,便会形成会计数据信息的历史性与决策活动的未来性之间的不对称。未来事项由于受现在和未来各种必然和偶然因素的影响,它的发展变化是模糊和不确定的。投资者投资的是一个企业的未来,而不是现在,更不是过去;企业内含价值的基本决策变量绝不是账面盈余,而是企业未来获取自由现金流量的规模和速度。企业实实在在地获取现金的能力是价值评价的基础,也是资本风险回报的前提。而目前的会计信息含量恰恰只反映了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事项,现有的会计标准也主要是对过去事项进行规范,而对未来事项缺乏起码的衡量标准。我们现在所说的会计信息真实,实际上只是就过去事项而言的,而对未来事项根本无能为力。
一、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主要原因
(一)因会计差错导致信息失真
是会计人员错误地理解错误地运用会计方法、会计程序、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规定而发生在会计账户选定等方面的疏忽,从而可能引起相近会计指标或项目彼此消长的变化而提供了不符合要求的会计信息由这一原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为失误性失真。
(二)因会计人员舞弊造成的信息失真
是指企业所有者、企业经营者或会计人员为谋取局部、小团体和个人利益。有时由经营者为追求财务收支在小同期间的均衡性也将收入隐藏,在以后各期,或者,实施短期行为该摊的不摊,该计支出的不计等。由这一原因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称为利益导向性失真。失误性失真与利益导向性失真虽均称为会计信息失真,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种不自觉、无意识的和无任何不良企图的失误行为问题一旦被发现或指出便会自觉地纠正;后者则是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有不良企图的、以会计为手段的谋利行为也就是会计作假。这种行为作假者不仅不会自觉地纠正相反还会千方百计地加以掩盖。
二、我国现阶段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政府行为不规范
出于个人、部门和地区的利益驱动,或某种特殊的如粉饰政绩或隐瞒事实等需要,他们可能并不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而会暗示企业提供预定的数据,甚至会与企业合谋,共同提供虚假的会计数据。
(二)企业领导的原因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经营者与所有者分离,以财务报表为主体的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是企业的经营者,财务报表所反应的不仅是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也是企业经营者的工作业绩。首先,企业经营者承担代理责任,当企业的经营状况较好时,为了保证以后年度的经营业绩,经营者常常会保守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反之,当公司的经营状况较差时,企业经营者为了避免企业被兼并以至自身被经理人市场淘汰,会利用制度漏洞寻机粉饰财务报表,达到夸大企业经营业绩的目的,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三)缺少有效的监督措施
首先对大量非国有单位缺乏必要的经常性的制度化监督,同时监督主体是多元化趋势,多个部门对同一单位会计工作进行交叉检查的现象比较严重。其次是监督和再监督不力,少数企业的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其监督职能难以施展,监督效力偏弱:外部审计独立性虽强,但也存在会计师事务所为自身利益而对被审计单位出具的审计报告避重就轻。国家有关部门,如:政府审计部门、财政、监督、纪检等部门没有有效地实施对企业内部监督,即使监督也没有协调一致,无法形成合力,对作假者失去了威慑力,导致会计失真难以遏止。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会计信息的失真,使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各会计主体的经济话动情况,无论在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危害。
(一)因为会计信息的失真,必然会导致经济秩序出现混乱
会计信息作为衡量和评估经济发展重要标尺,实际上是调节经济活动的杠杆,准确的会计信息,符合经济实践活动的真实情况,依据真实情况做出的决策,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相反,那些扭曲经济话动的会计信息,会降低或失去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导致信息使用者出现经营和投资决策的重大失误,使国家无法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和合理配置资源,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朱铭基曾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不按“游戏规则”办事,经济秩序就会大乱,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不可能实现。
(二)会计信息的失真,首当其冲受害的是国有资本大量流失
凡违背真实性的会计信息,通常都存有不可告人的“内幕”一些企业领导者,通过虚报瞒报企业实现利润或亏损,谋取小集团利益和个人私利,严重的分割了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四、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一)完善法定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
法定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叫选择性是导致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国所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给子企业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因此,不能通过限制企业的选择权来解决这问题,只有通过内部审计或定的监督机制来制止企业钻会计政策叫选择性的空子,同时,对于行业相似的不同企业,其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性范围应有所限制。
(二)进一步改善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使之更加能够解决企业会计中的实际问题
对于实务中遇到的新问题,如一些重要表外信息、无形资产及重要的非经济信息的处理,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定,以后再根据实际反馈信息作进一步修订。
(三)控制和引导经理人的行为
公司经营者对公司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经理人才市场的存在,对约束经营者行为起着很大的作用,能形成一个竞争机制。修订后的新《会计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从现实情况看.企业粉饰会计报表,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账外账,私设小金库等行为,与多数单位负责人(经营者)有关,其目的不外乎为政绩考核,为偷逃税款,为融资筹资,为己私欲。所以明确单位负责人为会计责任主体,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只有经营者认识到了自己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才能正确认识个单位的会计责任,才能正确认识会计信息质量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四)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会计人员造假行为以至犯罪常有发生。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首先是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其次是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会计人员业务能力要抓好在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更新会计知识,胜任日益提高的工作要求。会计信息来源于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会计的基础工作,会计人员只有以真实的经济业务为核算对象,严格遵循统一的会计原则、会计制度,并依照规范要求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叫靠、叫信。严格会计核算要求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对于那些因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会计信息失真是个历史性的问题,需要各方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才能消除,才能创造个真实的会计环境,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雷晓葵.《浅议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7.4
[2]曲占凤.《浅谈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集团经济研究》.2007.33
[3]那俊生.《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成因探析》.《河北审计》.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