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后半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日趋恶化,使得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的发展局面。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往往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最终导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传统会计并没有把环境支出与收益纳入其核算体系,没有对环境项目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没有提供生态效益方面的信息,仅仅是把会计主体局限在没有生态的环境之中,资源和环境的消耗没有计入成本。而环境会计将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纳入会计核算,以有关的环境、会计法规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采用多种计量手段和属性,对企业的环境活动和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所做的反映和控制。环境会计无论对于企业、社会还是会计本身都有积极的影响,是原有会计理论的有益补充。20世纪70年代,一些国家的统计机构开始正式建立环境会计体系,挪威和法国最早开始这项研究工作。我国开展环境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引进环境会计理论。葛家澍教授等在《会计研究》1992年第5期上发表的《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一文,是我国开始进行环境会计研究的重要标志。由此,我国逐渐开展了对“绿色gdp”的研究,进而延伸至环境会计理论体系。
[关键词]会计建设问题
一、 我国建立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1、 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一直沿用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对自然资源进行的是掠夺式开发,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眼前与局部利益的现象十分普遍,使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生态平衡失调、林草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生态恶化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的环境状况已发出种种警报,建立环境会计体系迫在眉睫。另一方面看,我国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还是非常重视的。国家已经颁布了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一再强调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因此,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也要求尽快加强环境会计建设。
2、 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加入wto后,企业不仅面临激烈的国内竞争,还必须接受国际经济环境的挑战。首先传统会计只计人造成本,而对不能计价的自然资本忽略不计,助长了企业对社会资源的无偿占用和污染,虚增自身利润。环境会计通过核算企业的社会资源成本,在产品生产成本中加入环境资源成本,从而能够较准确地核算企业生产成本,促使企业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社会资源环境。其次企业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必然要求注重自身的环境形象,自觉把环境问题引入会计核算。中国人民银行发出了《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各级银行发放贷款时,必须配合环保部门把关,对环保部门未予批准项目一律不准贷款,因此企业必须注重自己环境信息和环境问题的报告。随着我国对环保问题越来越重视,如果企业仍在生产经营中大量排放污染物并超过国家或地方标准,那它将面临赔偿、诉讼赔付、污染治理等风险。这些风险一旦成为现实,企业将遭受巨大损失,污染严重的企业甚至被迫关闭或停业。从大的方面分析,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气候改变、废弃物处理、产品安全与卫生等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组织和管理决策,整个社会环境的恶化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由于企业与环境、资源的关系是由环境会计进行反映的,因此,企业也会越来越重视环境会计体系的构建,自觉为其出谋划策。
3、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未来的时间里将有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到我国投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国外投资,为了使会计披露的信息具有相关性和可比性,适应交易国的环保要求,企业就必须要披露环境会计的信息。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将环境问题纳入会计核算范围。挪威要求企业年度报告中必须揭示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企业采取的措施;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上市公司必须揭示所有的环境负债;巴西则建议在董事会报告中显示有关环境保护的投资等等,然而在我国尚未建立起相关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我国现在所处的这种现状,一方面不能满足会计国际化的要求,有碍于会计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不能向外国投资者提供我们的环境信息;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不断把那些污染严重和破坏、掠夺自然资源的生产项目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由于我国没有相关环境会计准则,所以就很难衡量外国投资机构对我国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确定为保护环境而应采取的措施。这些都迫切要求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高度重视实施环境会计,以便在国际贸易中维护自身权益,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二、制约我国建立环境会计的问题
1、 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首先地方政府官员错误的政绩观和发展观。目前我国部分地方政府官员仅以gdp的大小来衡量政绩,并将此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忽视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认为只要本人在任时只要经济发展上去就行,而将环境污染抛于脑后,这必然会对环境会计核算在我国的实施带来不利影响。其次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经济细胞,承载着诸多社会责任。然而,我国企业环境责任意识不强,企业往往只顾眼前利益,环境保护观念淡薄,对环境会计建设重视不够。再次普通民众事不关己的环境保护观。多年来,我国环保部门一直在进行环保宣传,但环境污染事件却接连发生,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仍然认为环境问题离我们很遥远,对环境保护漠不关心,这必然也会阻碍环境会计在我国的实施。
2、 环境会计实施存在的问题
首先企业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仍不成熟?。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于环境会计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深入、系统、全面的研究,特别是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从会计实务方面看,我国企业还没有建立完整的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企业环境报告、信息披露严重不足,且缺乏可比性和可靠性。其次环境会计制度不完善。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相关的环境会计准则、制度对企业是否运用环境会计进行约束,企业通常不会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即使有些企业有披露环境信息的动机,但由于目前还没有可操作性的会计准则,还满足不了实务会计的要求,也会选择暂不披露。再次与环境成本核算相配套的会计核算体系尚未建立?。在环境会计中,环境成本的核算是难点和重点之一,可以说,解决环境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是深化环境会计研究与推广应用环境会计的关键。但是,在我国目前尚无环境成本核算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企业内部也尚未建立与环境成本核算相配套的会计核算体系。
3、 缺少环境会计专业人员
环境会计是一门由环境学、经济学、会计学等多种学科交叉渗透而成的学科,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要运用到多门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手段。如果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那么应用起来会出现很多问题。但目前我国仍然按照传统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会计人员,会计学科里也没有设置相应的环境会计专业,因此大多数会计人员只对本专业知识掌握得较好,不存在真正的环境会计专业人才。
三、 建立环境会计的对策
1、 树立环境责任的道德理念
目前环境责任的道德理念尚未真正形成,政府、企业及民众对环境会计在建立健全中国环境信息公开化制度中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首先政府职能部门应当更新传统观念,树立生态环境无害化的绿色文明理念,建立企业清洁生产的生态环境战略发展观念。国家环保职能部门应加大环境保护、推进环境会计核算的宣传力度,借我国“绿色gdp”试点工作建立适合我国的经济核算框架,促进中国环境会计研究和发展。其次对企业的管理者加强社会责任观教育。企业不能因为片面追求经济利润而忽视或逃避社会责任。政府应多从政策法规、指导方针上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而且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再次加强环境会计的宣传教育以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在我国,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但是,我国民众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薄弱,而环境会计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民众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只有不断加强环境会计的宣传和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才能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才会有更多的人去研究和发展环境会计,才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环境会计建设当中来,才能推动环境会计理论和实务水平的提高。
2、 加强对环境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完善会计法规并制定具体会计准则
环境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披露存在的问题,反映出我国环境会计理论的不成熟。因此,我们应加强环境会计的国际交流和合作,积极主动地参与环境会计的国际化进程,吸收国外发达国家环境会计的研究成果,同时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开展我国的环境会计研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尽管我国已制定并颁布了不少环境法律法规,但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法制体系,涉及环境因素的会计法规几乎是一片空白。现行《会计法》作为指导会计工作的根本规范,未涉及任何环境会计方面的内容。若想成功地推行环境会计,必须完善环境会计法律法规,修改和完善《会计法》,将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从法律上明确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建立环境信息披露规范,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制定具体的环境会计准则,使环境会计信息的揭示有统一的标准,使环境会计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便于会计人员运用。
3、 培养环境会计专业人员
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报表的质量和环境会计作用的发挥。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不仅包括其知识能力素质,也包括思想素质。首先,要对会计人员从思想上加以教育,从职业道德上加以规范,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其次要加强会计人员的环境及环境会计相关知识的培训,更新其传统的知识结构,以便适应环境会计的要求,更好地参与会计管理工作。要求会计人员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更新传统会计下的知识结构,学习并掌握环境科学、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资源会计学、环境会计学等知识和技能,分析和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业务与环境及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以便有足够的能力去应付企业在环境会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再次在会计学科领域中增设环境会计方向,同时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增设环境会计专业课程,加强环境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4、 建立环境会计审计制度并加强对环境会计的监督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将会加大环境资金的投入,环境会计核算将日趋完善,环境审计也会越来越重要。因此,应强化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环境监督职能。由于目前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都没有设立环境审计组织,在《审计法》和其他审计法规以及审计规范中也未作环境审计的相应规定。当前首要的工作就是制订环境会计审计法规,建立环境会计审计制度。由政府或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依据国家的有关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环境会计法规、制度和准则,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合理性、合法性、全面性及真实性进行审查与鉴定,向社会公众充分披露,以取信于社会公众,强化国家宏观调控,并促使企业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
【参考文献】
[1] 加强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建设的几点措施,张国伟;胡洁,生产力研究,2007-09-10,
160加快我国环境会计建设的理性思考,周丽娟;孟枫平,乡镇经济,2005-02-28,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