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会计论文 >> 会计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会计理论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CPA论文   会计电算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会计管理体制论文   会计研究论文   会计实务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公允价值变迁:理论与现实的博弈
  【摘要】 从理论上来说,某些 经济 业务必须用公允价值计量,但从现实来说,用公允价值计量并不一定会对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有利。其原因在于 会计 信息具有经济后果性。本文以美国会计为例,分析了公允价值的 历史 变迁过程, 总结 了公允价值历史变迁的 规律 ,并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经济后果; 金融 危机
  
  一、引言
  
  公允价值是会计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此前作为防范金融风险利器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却被一些银行家指责为“帮凶”, 他们认为公允价值计量规则严重恶化了信贷危机。公允价值究竟何去何从?本文将从公允价值历史变迁的角度出发,论述理论和现实两方面力量在公允价值问题上的博弈过程。首先从理论上论证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从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观出发论证在现实中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然后分析美国会计的公允价值的历史演变过程;最后,总结公允价值历史变迁的规律并做出展望。
  
  二、公允价值计量:理论和现实的观点
  
  (一)理论的观点:公允价值计量不可或缺
  会计计量在会计理论中占有核心地位。会计的计量属性分两大类:历史成本和现行成本。现行成本包括公允价值、现值、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等。
   现代 会计的计量模式是一种多重计量模式,即会计核算中包含多种计量属性。其中,公允价值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计量属性。现代会计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1.会计目标的转化。会计的目标已经由单纯的“受托责任观”转化为“经济决策观”和“受托责任观”并重。而要体现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公允价值的运用就成为必然。
  2.新型经济业务的出现。会计是经济环境的产物,会计随着经济的 发展 而发展。新型经济业务的出现使得原有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不能满足会计计量的要求。例如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后,就不可能再用历史成本来计量与此有关的经济业务,而只能采用公允价值来计量。
  3.资本市场的发展。会计与资本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求会计向投资者(或股东)提供更相关的、面向未来的会计信息。这就要求在会计核算中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二)现实的观点:公允价值计量具有经济后果
  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后果性,即会计信息会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造成影响。某些特定的会计信息可能有利于某些利益相关者,而不利于另一些利益相关者,这就会使各类利益相关者为争取有利于自己的会计信息而互相“斗争”。
  既然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那么,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就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下面将分别阐述公允价值计量对几类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1.对投资者的影响。(1)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有利于投资者获取更多关于净资产保值、增值的决策相关信息。(2)公允价值计量增加了投资者的契约监督成本。因为运用公允价值的过程中涉及到更多的会计估计,这就有可能会出现人为的操纵,必然使投资者付出更多的契约监督成本。所以,投资者要综合考虑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后的信息收益和监督成本,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时,对投资者来说才是有利的。
  2.对债权人的影响。(1)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有利于债权人获取更多关于 企业 偿债能力的决策相关信息。(2)与对投资者的影响相类似,公允价值计量也增加了债权人的契约监督成本。所以,债权人同样也要权衡收益和成本的大小问题。
  3.对客户和供应商的影响。对客户和供应商来说,公允价值的应用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评价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因为公允价值着眼于现在和未来,所以,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会计信息能更好地满足客户和供应商的信息需求。从理论上来说,客户和供应商也有监督成本问题。但一般来说,客户和供应商都是“搭便车者”,他们一般不会主动去监督企业的经营运作及信息披露。
  4.对管理层的影响。(1)公允价值计量增加了管理层的盈余管理空间,管理层会利用公允价值计量生产出有利于自己的会计信息。例如,增加企业利润以利于自己的期权报酬等。(2)因为公允价值计量的技术含量较高,所以需要企业雇用更高素质的会计人员,这就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当然,一般而言,管理层所获的收益是大于成本的。
  5.对政府或政府组织的影响。公允价值计量使政府可以获得更及时和相关的经济信息,有利于政府作出宏观调控决策。但和前文分析类似,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增加了人为操纵会计信息的可能性,这就需要相关的政府组织(如证监会)强制企业委托注册会计师进行更为严格的审计。
  6.对会计准则制定者的影响。会计准则制定者在决定新制定的会计准则是否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既要从理论上充分论证,又要充分考虑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所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会计准则制定者的工作成效。
  
  三、公允价值变迁:理论与现实的博弈
  
  (一)概述
  美国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会计研究和实务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故本文以美国会计为例,从公允价值历史变迁的角度出发,分析理论与现实两方面力量在变迁过程中的博弈。
  (二)变迁过程
  美国是研究公允价值最早、也是研究成果最丰富的国家。公允价值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1898年史密斯与阿迈斯一案的高等法院判例。在该判例中,高等法院决定投资者应予容许按投资财产的公允价值,而不是按历史成本来获得公正的利润。这一判例后来被1944年联邦电力委员会与霍普天然气公司的案例所推翻。会计上最早提出公允价值概念的是美国著名会计学家william paton。1946年3月,他在journal of accountanc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会计中的成本和价值”的文章,文章中提出了公允价值(fair value)的概念。
  1967年12月,会计原则委员会(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简称apb)发布的《1967年总括意见》中要求企业对应付债务用现值法进行摊销。这可能是美国现有会计文告中应用公允价值的最早记录。此后,apb又在其发布的第16、18、21、29号意见书中要求企业对一些资产运用公允价值计量。
  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股票投资、应收应付账款、债务重组、租赁资产、非货币性交易涉及资产和油气行业保留产量支付权益等。
  20世纪80年代,在对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披露上,历史成本计量开始显示出其“软弱性”。许多金融机构按历史成本计量,虽然显示“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健康”的财务状况,但实质上已经陷入了财务困境。许多投资者认为,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的财务报告不但不能为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甚至会误导投资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为此,他们强烈呼吁fasb重新考虑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是否适合于金融机构。但是,鉴于研究公允价值的理论还不够成熟以及金融界反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压力,fasb在这一问题上一直没什么实质性的进展。这一时期,美国只是扩大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类项目。在这一期间发布的与公允价值有关的16个会计准则中,fasb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针对特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估价方法。
  1990年9月,时任sec主席的breeden在美国参议院的银行、住宅及都市事务委员会上指出:历史成本模式下的财务报告对于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并首次提出了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这一讲话推动了会计领域的会计计量改革。fasb于1991年10月正式制定有关公允价值的准则。有关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的出现,在美国会计界和金融界引起强烈反响。

 进入21世纪后,美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和应用日趋完善。2000年2月11日,fasb正式发布了第7辑财务 会计 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为在初始确认或新起点计量(fresh-start measurement)时使用未来现金流量作为会计计量基础以及发挥利息法在会计摊配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指导框架。此框架为以后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2004年6月23日,美国fasb发布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征求意见稿。2006年9月15日,fasb就公允价值计量发布了正式准则:第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 no.157):公允价值计量。该准则统一了以前发布的准则中的公允价值的定义,明确提出“脱手价计量目标”,全面引入“市场参与者观”,并制定兼顾计量和披露的“公允价值层级”。该准则从立项到发布历时三年多。此准则之所以如此“难产”,是因为其一旦实施,对某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将造成重大影响。所以,这其间存在着各种力量的博弈。不过, fasb最终还是克服重重阻力,发布了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从上述美国公允价值的变迁过程可以看出,理论和现实两种力量在公允价值相关准则的制定过程中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动态博弈。下面将通过一个典型案例来进一步论证理论和现实两股力量在公允价值变迁中的博弈过程。
  (三)典型案例分析:2008年全球 金融 危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人们纷纷寻找原因。美国一些银行家认为公允价值计量规则严重恶化了信贷危机。
  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发生过严重的储蓄和贷款危机,400多家金融机构因为问题贷款而破产。投资者为此遭受巨大损失。人们发现,这些金融机构利用会计手段掩盖问题贷款。因此,人们开始反思 历史 成本计量模式,而倾向于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产品。
  然而,作为防范金融风险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如今却被指责为导致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 按照现行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金融机构必须把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列报在财务报表中。因为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下降剧烈,所以导致与抵押有关的证券资产提取了巨额的减值损失。这些金融机构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或放大了金融危机,目前受打压的价格反映不了这些资产的长期价值或真实价值。代表金融机构利益的美国银行家协会在9月中旬前先后致信相关管理当局,要求修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
  但是,会计界和一些 经济 界人士并不认同上述意见。他们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从理论上来说是比较完善的。改变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准则,将会误导投资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他们指责金融机构对该准则采取双重标准:在金融产品价格上涨时,金融机构乐意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产品价格下跌时,却反过来指责公允价值计量原则。
  2008年9月16日,雷曼兄弟正式申请破产。这标志着全球金融危机开始爆发。
  美国政府提出了规模达7 000亿美元的救助方案。部分国会议员把修改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跟救助方案联系了起来。他们认为修改该准则将有助于帮助纳税人减少数十亿美元的救助成本,从而将会计准则的变动提升到减少纳税人损失的高度。
  9月26日,美国众议院否决救助法案后,对会计准则的指责达到了顶点。众议院一些议员将暂停公允价值计量与否决金融救助方案联系起来,要求停止公允价值计量规则。
  鉴于金融界和政界的强大压力,会计界不得不对自己所坚持的立场有所松动。9月30日,美国证监会和fasb公布了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澄清说明,指出在市场不活跃的情况下,管理层可以采用自己的金融模型和判断进行计量。虽然这是对银行家和一些 政治 家的妥协,但也守住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底线。值得深思的是,这一规定跟
  • 上一个会计论文:
  • 下一个会计论文:
  •  更新时间:
    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基础
    基于价值链管理会计的战略成本决策路径探讨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战略管理会计研究
    论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
    所得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综述
    会计理论价值述评:联系实践与经验的分析
    价值链成本控制与其他成本控制的比较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物流作业成本控制
    价值链会计和网络会计揭示的会计发展趋向
    文化、会计价值观与会计信息质量
    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体系初探
    浅谈研发费用价值相关性——基于新旧会计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