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机构预测今年我国的通货膨胀享有可能接近4%,为此,通货膨胀会计又一次引起业内人士关注。
早在十九世纪初,西方就开始研究通化膨胀会计。上世纪90年代我国会计界对此进行了探讨,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许多见解和设想。笔者对此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通货膨胀对现行会计模式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企业会计工作主要是依据《企业会计制度》进行的。《制度》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对资产、负债、权益、成本、费用和收入等会计要素规定了相应的核算要求。但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货币购买力下降,原先的币值不变假设和历史成本原则存在依据发生了动摇,收入实现原则,配比原则、客观性原则与稳健性原则的涵议也发生改变。此时,仍旧按照传统的会计程序和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势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引起一连串负面影响。其主要表现有:一是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现值脱节,成本信息被扭曲,货币资产的购买力发生损失,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历史成本相对于现行成本被低估;二是账面利润虚增,部分流动资产无形中被转作利润,易造虚盈实亏;三是由于资产消耗与补偿不平衡,削弱了企业再生产能力,使得资本难以保全,会侵害投资人和债权人的权益;四是虚假的会计信息导致企业管理层、投资人做出错误的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五是造成企业财务分配关系模糊和财务状况混乱;六是企业间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二、通货膨胀会计的规律
1、通货膨胀期持有现金及其等价物一物般会遭受货币购买力损失;持有实物资产一般会获得持产利益。
这是因为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的金额是固定不变的,但它们所代表的实际购买力却随物价水平的变动而变化。与此相反,非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负债的价格一般是变化的,但它们所蕴藏的购买力却不随物价水平的变动而变化。一般物价水平变动是个别物价变动和币值变动交叉影响的结果,个别资产商品价格的变动趋势通常情况下是同一般物价水平变动趋势一致的。所以,当物价水平上升时,实物性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也上涨,而货币性资产和负债的实际购买力要下降。
2、技术进步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抵消作用,并且会导致个别资产的价格下跌。
先进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商品的生产成本,从而使原有商品的价值遭到贬损。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能使一些产品的性能提高,用途增加,消耗下降,从而加速了商品特别是机器设备贬值。实践证明,技术进步具有使某些商品价格永久下跌的趋势。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一般物价水平呈爬坡上升状。但高科技领域的某些商品像电脑等的价格却一降再降。我们在研究通货膨胀会计时,必须充分认识技术进步对物价变动的影响,以便对特定行业、特定产品以及一般企业具体资产价格的特殊性予以足够重视,恰当地反映其价格变动情况,提供确实对决策有用的信息。
3、通货膨胀时期,传统会计程序会导致资产低估,少摊费用,虚计收益,企业的资本会受到侵蚀,生产经营能力受到削弱。
当物价上涨时,传统的会计程序仍然按照低于市价的历史成本进行资产计价,以这个被低估了的资产价值为基础来分配、归集费用,当然会使摊销的费用额度低于生产经营的实际耗费,从而导致以较低的历史成本与较高的现行收入相配比的情况,造成收益不实。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收益分配,实际上是吞食资本,因为原有资本的耗费在价值上未能按现行价格水平得到足额补偿,必然无力替换实物,所以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势必会削弱。
三、通货膨胀会计模式
目前的会计模式主要有:传统成本会计;不变币值会计,即调节价格水平的传统会计;现行价值会计,即现行成本会计;不变币值的现行价值会计,即调节价格水平的现行成本会计。后三种均为通用的通货膨胀会计。
1、不变币值会计
不变币值会计认为历史成本会计本身没有什么缺陷,问题在于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可比的会计计量单位。因而提出以代表货币一定购买力的不变价格来代替币值已经发生变动的历史价格。不变币值会计的具体做法是通过某种物价变动指数把财务报表上各个项目的历史价格金额换算为不变价格金额。
它的主要优点:一是方法简便,只要将原历史成本会计所得的金额数据,按一般物价指数予以调整即可;二是可以比较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使财务报表具有可比性,也易于比较企业的经营业绩;三是易于监督、管理,具有可比性的财务报表增强了可审性,方便了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四是有利于各方了解通货膨胀情况下企业财产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决策;五是物价指数由物价部门制定,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
它的主要缺点:一是指数不易选择,我国现行公告的是零售物价指数,不是生产资料物价指数,而且各地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平衡,难以统一用一个物价指数来衡量;二是在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各类资产和负债对物价变动所受的影响是不同的,用同一物价指数不可能得到正确反映,甚至相关甚远;三是非货币性项目不应用物价指数来调整;四是每个会计期末要进行调整才能增加其可比性工作量较大。
国外只有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国家才采用比法。
2、现行价值会计
现行价值会计采用现金成本为计量基础,改变了资产计量和收益确认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传统。这种会计模式要求对待资产的账面价值按现行成本予以调整,再计算出现有资产由于现行成本变动而产生的,尚未实现的利润或损失。
其主要优点:一是提供更为准确的会计信息。因为资产按现行重置成本计量,反映了个别物价变动的影响,较为接近企业资产的实际情况和实际的经营收益,有利于经济资源和收益的合理分配,可避免虚增收益,正确评估业绩;二是由于固定资产是按现行重置成本记账的,可维护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保证物质资产的更新。
其主要缺点:一是重置成本的确定需要大量物价资料和进行复杂的计算,当找不到市场价格时,只能估计或按物价指数计算,主观判断因素较多;二是可比性差,各期的重置成本反映了资产在不同时期的现行价值,这些数据难以相互比较;三是加大了审计难度。而且我国会计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确定重置成本时,如计算不当,反而会使企业成本失实情况加剧;四是没有考虑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由于不计算货币性项目的购买力损益,致使企业消耗掉的货币资金得不到完全补偿,不符合资本保值原则。
3、不变币值的现行价值会计
本模式是不变币值会计和现行价值会计模式的结合。
主要优点:既能反映一般物价变动的影响,反映货币性项目的实际购买力,又能反映个别物价变动对会计的影响,保证厂房、设备的改造更新,确保企业维持现有生产经营的能力,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真实、准确,也有利于企业正确决策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主要缺点:一是指数确定不易,主观性强,可比性差;二是工作量大,既要对货币性项目按一般物价指数进行调整,又要对非货币性项目经重置成本记价入账。
国外只有英国、加拿大实行式的不变的币值的现行价值会计。
四、我国实行通货膨胀会计面临的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知,不变币值的现行价值会计是比较完善的模式。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实行这种会计模式还面临不少问题:一是大多数国家用消费物价指数,我国采用的是零售物价指数,应改为生产资料物价指数;二是要保证项目选择的代表性强;三是对商品和劳务质量变化情况应作剔除;四是应考虑技术进步因素;五是考虑各地物价变动情况不一致,有必要将物价指数分为经济特区、沿海发达地区、广大内陆地区和边缘落后地区;六要健全各项价格法规;七要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八要普及会计电算;九要形成与之相应的管理体系;十是实行通货膨胀会计无疑会增加产品成本,要考虑由此产生的连锁反映。
五、通货膨胀下的企业会计决策
面对通货膨胀带来的冲击,企业会计工作必然要作出适度调整,尽力消除通货膨胀的不利影响,才能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为企业内部管理者和外部关系人员决策服务。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采用不变币值的现行价值会计全面反映物价变动影响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从全面看,只能根据国际上常见的做法,在《制度》允许范围内,考虑采用以下措施:一是在国家有关资产评估的法规、政策的指导下,采用物价指数法、重置成本法、现行市价法、收益现值法或汇率调整法等方法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行重估,作为每年调整的基数;二是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使其与实际消耗的价值水平相当,减少因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的损失;三是对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指数调整法或每月以最后进价作为得置成本重新计价和进行耗用核算,以尽量避免库存损失;四是对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和商标等无形资产实行限期摊销;五是对某些价格变动剧激的重要资产,按重估价提取物价变动准备金,作为 抵避险基金。
以外,考虑到我国实际,应区别企业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调整方法。一是如果年通货膨胀率低于4%,可以忽略其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当年通货膨胀率超过4%时,则有必要在历史成本报表的基础上,编制补充报表或附加说明,列示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二是对大型企业需选择较为全面的模式修正会计信息的偏差,对小型企业则用适当的方法对会计数据加以补充说明;三是对货币资产为主的金融企业宜用物价指数法和汇率调整法消除货币贬值的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为主的生产型企业则可用现行价格法反映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现行价值;四是根据管理人、债权人、投资人及其他有关方面对财务报告所示的会计信息要求的侧重角度和程度不同,分别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以满足其要求。
采用通货膨胀会计或上述措施,也会带来一些其他方面的影响。例如,对会计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企业核算的成本上升,企业员工的收入受影响,企业应纳所得税向后递延,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有较高的财会知识,给物价、审计部门增加了工作难度等。对此,应给予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