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就《 企业 会计 制度》意义,从协调关系、重大改革、加快国际化进程几方面进行全面论述,同时对会计职业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会计制度 意义 培养途径
一、此次会计改革加快了我国会计标准国际化的进程
1.适应了市场 经济 发展 的方向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必须遵循市场准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优胜劣汰,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此次会计改革总的指导思想,就是从统一会计标准和会计政策的角度,促进企业公平竞争和建立 现代 企业制度,为企业自主经营创造条件。
2.积极贯彻国际通行的稳健性会计政策
目前,会计信息失实是我国经济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少企业存在资产不实、利润虚增等现象。《企业会计制度》根据会计稳健性原则的要求,对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对那些不符合会计要素定义,不符合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内容进行了全面修正,规定企业对不实资产必须提取减值准备,包括坏帐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从会计制度规范的角度,努力解决企业的虚盈实亏、短期行为和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3.重点强调了“实质量于形式”原则
“实质量于形式”是指经济实质量重于具体表现形式,是一项重要的国际会计惯例。例如,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对收入的确认做出了如下规定:“销售商品的收入,应在下列条件均能满足时予以确认:a.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b.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出售的商品实施控制;c.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d.相关的收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可见,收入确认就贯彻了“实质量于形式”的原则,即收入确认的条件不是所有权凭证或实物(或现金)形式上的交付,而是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发生转移等实质性条件。此次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专门强调这一重要的会计原则。
二、《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布,协调了有关方面的关系
1.新准则和新制度相协调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与会计制度并存的。此次会计改革在出台《企业会计制度》的同时,发布了三项具体会计准则,修订了五项具体会计准则,仍然是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并存。会计改革的 历史 表明,准则和制度的并存是一种客观必然。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两者也可能会长期并存、共同发展与完善。处理好两者的关系,除了把握好原则规定和具体操作之外,关注的重点应当是准则和制度中相关内容规定的一致性,不能相互矛盾。
2.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相协调
在我国,要使会计制度得以很好地贯彻,并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必须遵循会计和税收相互分离的原则。因为两者属于两个体系,不能混为一谈。根据会计制度 计算 的财务成果是企业利润总额,按税收制度计算调整后的利润是计税利润或应纳税所得额。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制度如有与税收制度不一致或不协调的,应当按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纳税时再作调整。
3.新制度与旧制度相衔接
2000年1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要求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1月1日起首先执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同时废止。2001年1月18日财政部又发布了相关会计准则,在相关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了对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经济业务要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2001年2月23日《财政部文告》全文向社会公告八项准则的通知及内容。2001年2月26日又发布了《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关政策衔接办法》,财政部财会[2001]17号文件,对有关衔接问题作了明确规定。
事实证明,此次会计改革基本实现了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协调。一些境外上市公司的对外报告也充分证明了这一事实。
三、《 企业 会计 制度》的发布,是《会计法》实施以来依法、有序会计核算制度的重大改革
1.打破行业、所有制、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的界限,建立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
《企业会计制度》绝不是对原有行业会计制度的简单汇集,而是在<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和已经发布的十个具体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根据近几年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的实际情况,按照会计要素的定义和会计国际化的要求,加以完善和创新制定的。它是由一般规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主要会计事项分录举例等几个部分,构成了《企业会计制度》。
2.建立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是提高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可靠性,增加会计核算操作性的基础
长期以来,我国延用着一套受计划 经济 束缚着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均由国家财务制度规定,会计制度只是规定会计记录和报告,更多的规定是按照财务制度如何进行相关财务处理。市场经济 发展 至今,企业实行了自主经营,特别是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之后,重大问题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决定,会计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客观上要求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全过程做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趋向的规定。
四、会计职业的培养途径
1.不断更新会计人员的知识,建立新的会计知识技能结构体系。由于会计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建立机关报的会计知识技能结构体系。这个体系要求具有先进性,即着眼于机关报世纪 科学 技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根据未来会计职业要求及会计学科的发展来明确体系结构。实用性,与会计改革和会计实务工作紧密相联,既反映当前会计改革实践的成果,又能指导会计实务工作。系统性,新的会计知识结构体系应形成包含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科学性和规范性,新的会计知识结构体系应形成科学、规范的体系,要进行科学配置,建立一定的层次,保持合理的结构并根据发展和变化还可不断完善的提高。通过新的会计知识技能体系来推动会计专业人员的知识更新,完善会计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会计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2.强化职业道德,提高会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关系到会计工作质量高低、会计信息真假的社会问题。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既可以形成会计人员爱岗敬业、依法办事的工作责任心,更重要是要使会计人员具有社会责任感,使会计人员真正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帐”。
3.强调实践、突出技能培养。要适应会计改革的深入和解决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出的新问题,会计人员单纯依靠事后学习、学校 教育 是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必须强化会计人员的技能教育,包括基本技能和新技术、工具的运用技能,突出能力培养,包括工作能力和创机关报的能力,只有会计人员主动的学习,创新的工作,才能更全面、科学地发挥会计职业判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