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提要: 为了规避反倾销造成的逆向选择风险,出口 企业 应该根据信息 经济 学的有关 理论 ,正确实施 会计 标准化的两个重要方面———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国际化管理制度安排。特别是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实施后,出口企业应该如何选择会计政策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应对反倾销;逆向选择;会计国际趋同;会计政策;制度安排
我国已连续11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的最大受害国。应对反倾销已成为我国出口企业维护公平贸易、保护权益的重大课题。虽然某些反倾销立案调查和裁决带有明显的 政治 、经济因素,但是我国企业涉及的案例中,有相当数量是由于企业没有发送充足、有效和客观的会计信号,没有提供反倾销调查需要的、具有公信力的高质量会计资料,而导致反倾销调查当局裁决我国企业败诉,导致我国价廉物美的商品被驱逐的逆向选择现象。因此,反倾销调查中的会计举证即会计信号发送是出口企业应诉和抗辩的关键环节。
信息经济学家认为信号发送、企业标准化和商誉等 方法 是改善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逆向选择的有效方法。为使出口企业在应诉反倾销过程中发送的是具有公信力的会计信息,在此主要探讨企业会计标准化的两个重要方面: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国际化管理制度安排,这是出口企业规避反倾销逆向选择的重要会计策略。
一、关于应对反倾销个性化需要的会计政策选择
各进口国实施反倾销的主要程序如下:进口国企业和行业协会提出反倾销申请→调查主管机关接受反倾销申请→进行反倾销调查→裁定采取反倾销措施等几个步骤。其中,“进行反倾销调查”是关键阶段,在其过程中利害关系各方都有为自身利益进行辩护的充分机会,是出口企业有效地传递、发送涉案产品的生产、经营及其成本等信息的主要环节。具体工作一是填答反倾销问卷和以其他书面形式提供证据,其中大部分是会计信息;二是为调查当局的实地核查做好准备,核查中要求企业有完整的财务记录和税务凭证等,特别要求在经营管理中建立严格的、符合国际惯例的 现代 财务会计制度。如果调查中提供的信息不当或没有在合理期间内提供,视为不合作,而且肯定会导致比合作更不利的结果。可以看出,会计举证即会计信号传递在反倾销调查的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充当极其重要的角色,是会计职能的延伸,是会计目标的拓宽。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首先应该是积极应诉,然后是提供有利的会计证据,所以会计工作行为规范———会计政策的选择,必须符合反倾销个性化的需要。
(一)选择应对反倾销会计政策的意义
会计政策是指会计工作中的行为规范,是企业建立会计标准化的基础。我国大部分会计政策由国家统一规定,企业必须遵守;另一部分则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根据需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选择性采用,尤其是新企业会计准则给企业提供了很大的选择自主权,所以为了应诉反倾销的调查,选择会计政策既有其可能性,也有其必要性。
在反倾销调查中容易被采信的会计证据,必须是在国际会计准则的规范之下的会计资料。前世贸组织总干事安德鲁。斯道勒曾说过:“避免遭受反倾销困扰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做好正确的生产和销售记录。”具体在国际反倾销法中,无论是《wto反倾销协议》还是《欧盟反倾销规则》都有专门条款规定:出口企业应该选择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甚至一致的会计政策。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虽然已经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本质上的趋同,但是尚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如何选择会计政策仍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1.是处理好国家特色与国际趋同关系的需要
虽然,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已经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本质的趋同,但趋同不是等同,尤其在反倾销调查的几个敏感方面还存在差异,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是提供反倾销会计信息的基本前提。国际会计准则已经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认可。美国、欧盟作为当今世界上最有 影响 力的两大势力集团先后表态支持iasb,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也纷纷改变态度,积极与iasb展开实质性合作。在这种形势下,各个国家如果想要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合作与竞争,就必须在考虑自身特色的前提下,顺应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潮流。
会计的国家化是指会计政策在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中表现出的国家特色。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立足国情”[1]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会计具体准则中的《关联方披露》、《资产减值》、《企业合并》、《企业年金基金》、《政府补助》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适度引用等多个方面,而且这些差异与反倾销调查的相关内容有很密切的关系,如:我国《关联方披露》具体准则中有一条与国际准则有着本质的差异,就是我国准则中规定“仅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而国际会计准则恰恰相反,在第27号中取消了对国家控制的营利性主体之间所作交易的豁免披露条款;还有,我国《政府补助》具体准则是政策性较强的准则,规范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对企业种类繁杂的补贴、补助、奖励等等的分类、规定和会计处理。这个准则涉及到政府对企业资源无偿地转移,单向的资产流动等等反倾销调查中敏感 问题 ,与国际标准有着一定的差异。企业如何才能既遵循本国会计准则又符合国际惯例要求,这是很棘手的。以上两个准则都涉及到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这恰恰是各国进行反倾销调查中最敏感的因素,出口企业对此必须做出有利的选择,在会计资料提供过程中予以充分的重视。
一般说来,会计国际化与会计国家化的关系是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促进的,但是针对企业应对反倾销的需要,必须处理好。因此,会计政策选择应该是以遵循我国会计法规为本,辅之以国际会计准则的采用。企业应该掌握两者的异同,对尚存差异的诸如研发费用的确认、公允价值 应用 、商誉确认和职工福利核算以及存货确认计量等具体业务,必要时做好差异处理的双份记录以备应对反倾销调查。
2.是确认市场经济地位,裁定倾销以及倾销幅度的需要
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不但成为全球反倾销第一目标,而且遭受“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歧视愈来愈严重。出口企业或行业的市场经济地位的确认,直接影响正常价值的 计算 方法,继而影响倾销裁定以及倾销幅度确定。根据反倾销的一般原理,无论wto的《反倾销协议》,还是欧美等国的反倾销法规,对倾销以及倾销幅度的确定,都是针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品出口价格与正常价值的比较。一些国家视我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不以 中国 企业的实际产品价值衡量正常价值和计算倾销幅度,造成我国产品遭受严重的政策歧视和应诉结果的不确定性。欧、美两大势力集团对我国发起反倾销数量最多。美国按协议在15年的过渡期内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是出口商如果能够证明本企业为“市场导向”时,可以单独享受市场经济国家一样的待遇;欧盟虽然自1998年起将中国视为转型经济国家,最近又一次否决了我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对中国产品反倾销调查时采取“个案个议”的方法。因此,如果出口企业可以进行恰当的会计举证,还是可以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如:欧盟05年发动的对华鞋产品的反倾销是对华最大的反倾销案,“金履鞋业”是中国鞋企中唯一获得欧盟市场经济地位认可的企业,反倾销税率为9.7%,其他企业则高达16.5%[2]。
倾销裁定和倾销幅度确定的基本模型:
倾销幅度dm=涉案商品出口价格(ep)-正常价值(nv)
反倾销税ad≤倾销幅度dm
反倾销税率(adr)=ad/ep100%
没有市场经济地位,首先,对正常价值确认不合理,正常价值的确认不是利用我国出口企业的实际生产成本,而是采用“替代国成本计算法”;其次,出口价格确定也不公平,不认可我国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欧美往往采取特定方法在某一范围内加权平均计算出一个不利于我们的出口价格。因此,应对反倾销过程中,进行市场经济地位的抗辩,争取企业单独的市场经济地位待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反倾销调查时,调查当局衡量企业或行业“市场经济地位”的标准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国际会计准则的遵守情况。如对我国发起反倾销最多的欧美两大势力集团,欧盟在反倾销调查时,对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否决常常会提到我们会计核算问题,认为企业在执行会计准则方面存在问题,不能提供可靠的会计资料;而美国在反倾销调查时,也非常重视核查企业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情况。因此,企业根据应诉反倾销的需要,应该采用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甚至一致的会计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够既有利于满足各利益相关方的需要,又使得反倾销调查中发送的会计信号容易被采信。今年初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无疑有利于出口企业的会计举证,但是有差异的方面还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
(二)选择 会计 政策应该遵循的原则
会计政策是指导会计工作的行为规范。狭义的会计政策在我国具体会计准则中有明确的定义,是指 企业 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 方法 。这三项分别是指企业按会计法规所制定的,适合本企业会计制度的会计原则、会计的计量基础,适合于本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根据应对反倾销个性化需要,会计政策选择应该遵循的总体原则是:选择能够使会计信息保证相关性、可比性、配比性、谨慎性和充分披露等的会计政策。
1.相关性原则。衡量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两个主要标准是可靠性和相关性。两者并列为各国的财务会计信息的首要特征,两者的辩证关系,如何权衡轻重一直是会计 理论 界 研究 的难题,但是纵观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近几年的 发展 动态,都体现出愈来愈注重“决策有用观”的倾向。如美国fasb2005年6月颁布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以及11月美国颁布的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的“存货成本”准则;而我国虽然在新基本准则中对财务会计报告目标的规范是两者并重,但是具体准则中却是体现出对相关性的强调,如公允价值、现值和实际利率法的适度引用。对此建议出口企业为应对反倾销的需要,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该把会计信息对使用者的决策有用这一相关性放在重要的方面,体现出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使生成的会计信息对反倾销调查相关有用。
2.可比性原则。裁定倾销及倾销幅度的核心概念是正常价值、出口价格以及这两者的比较[3],因此可比性原则是选择会计政策的基础。这一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求企业选择的会计政策应该前后期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主要指企业内部的纵向可比,即一贯性原则。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有利用会计政策的变更来规避反倾销法规的嫌疑,这是反倾销调查问卷、抽样调查和实地核查中对出口商品成本资料检查的一个重点项目,当被调查企业不能合理地解释会计政策的变更原因时,其提供的会计证据就很难被采信;二是为了满足各利益相关方决策的比较 分析 ,企业对相同或类似的 经济 业务尽可能采用与其他企业相同的会计政策,以便于企业之间特别与国外竞争对手的可比,即横向可比原则。根据倾销的定义,将“正常价值”与“出口价格”进行公平比较后,才能判断是否存在倾销或倾销的幅度的大小,这一比较是调查中争议的焦点。因此在应诉反倾销过程中,会计政策选择时必须充分考虑生成的会计信息能够纵、横两个方面的可比。
3.因果配比原则。这并不是“收入费用观”的配比含义,而是针对反倾销相关要素在因果关系和时间上要相配合、相比较。反倾销调查中“因果关系”是核心概念,不但是确认倾销与损害之间关系的依据,也是填写有关成本的指标及 计算 方法等应诉反倾销调查的证据时关注的重要信息。如美国反倾销法规定由于比较的出口价格和正常价值应该处于相同的贸易水平,两者应该有共同的比较基础,其商务部需要对各 影响 因素进行调整,调整的依据就是合理的因果关系;因此,应该在配比原则指导下,选择既可以使生产成本计算过程共同性费用得到合理的分配,也可以清晰地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会计政策,以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4.谨慎性原则。这是指在会计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多报可能的费用和损失,少报可能的资产和收益。根据这个原则选择的会计政策,可以显示出企业利润指标真实可靠,没有虚计,增强会计信息的公信力,有利于反倾销调查当局对我方会计证据的认可。
5.充分披露原则。是指对于反倾销调查需要的有关会计资料,突出充分披露原则。反倾销调查时需要的会计资料不仅应包括自己的财务资料,还应包括竞争对手的基本资料,如提供对方的成本资料、成本结构、产品研发、市场份额、经营策略等财务与非财务信息,以帮助管理者进行及时的应对反倾销决策。这也是向反倾销调查当局充分传递会计信号规避逆向选择的重要方面。这是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现的一个特点,企业会计准则对现行的财务报告披露要求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显著改进,每项具体准则都专门有一章规范披露或列示。企业应该抓住执行、落实新准则的契机,选择满足反倾销调查需要的会计政策。
二、关于应对反倾销个性化需要的会计管理制度安排
由于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导致的劣品驱逐优品的逆向选择现象,有效的解决方法之一就是标准化。而完善的会计国际化管理制度体系就是企业标准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以往对我国出口商品发动的反倾销案例来看,许多涉案企业受自身管理水平、应诉能力所限制,不能积极应诉,没有向调查当局提供全面和可靠的会计证据,所以出现我国企业败诉,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出现物美价廉的商品被驱逐的逆向选择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这是国际贸易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另外,在以往 中国 企业申请享受正常调查待遇时,被西方国家驳回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财务会计资料不完整。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出口企业构建一套完整的符合反倾销个性化需要的会计国际化管理制度体系,为企业建立一个标准化的财会工作模式,使得生成的会计信息更 科学 、合理,更容易被反倾销调查当局采信、认可,有利于我国企业的举证和抗辩。反之,一旦调查当局发现我国企业提交的会计证据所基于的这些会计管理制度存在 问题 ,则难以相信提交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可验证性,对案件的应诉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
企业建立符合反倾销个性化需要的会计管理制度,其原则应该是渐进式变迁,而不是全盘推翻原有的管理制度。具体做法是在国家统一的会计法规指导下,财会部门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的特点,按照应对反倾销会计举证要求,进行必要的补充,建立和完善符合反倾销法规,符合应诉和抗辩具体需要的企业内部各项会计管理制度。
(一)国际化会计管理制度的构成
目前 我国各单位的内部会计制度和内部财务制度是合而为一的,符合我国会计实践工作习惯,其框架基本满足反倾销调查对会计信息取证的需要,可以不变。因此,在既要满足反倾销调查需要,又要保证切实可行的前提下,国际化会计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在企业原有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修订性和补充性设计与完善。
其构成并不需要做很大的改动,包括会计工作组织制度、财务会计核算制度、各业务环节处理制度、成本与费用管理制度和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等,由于需要将计算机技术 应用 到各制度设计当中,故需要专门设计会计电算化制度。但是,为应对反倾销进行会计举证,各项具体会计管理制度的 内容 就应该结合反倾销调查进行修订和必要的补充。
(二)各项会计管理制度的修订和完善
在反倾销案诉讼中,要求会计举证所涉及有关生产企业及出口公司的账本、生产记录、购销合同、发票、运输、保险等资料必须可靠,账务处理方法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并能在相关会计资料之间具有可验证性,否则会导致会计举证无效,因此,考虑对现有会计管理制度做出如下修订和补充:
1.会计工作组织制度的修订和完善
(1)增加“关于应对反倾销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和责任确认的规定”。应对反倾销调查已经成为许多出口企业一项重要的工作,应该设置专门或兼任的应对反倾销人员,认真研究如何进行人员职责分工和责任认定是应对反倾销胜诉的保证。(2)增加“关于出口商品会计资料特殊归档保管的规定”。会计资料归档保管是 现代 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填答反倾销调查问卷基本内容就是会计信息,因此出口商品会计资料归档应该考虑应对调查的需要,应该是更完整、更规范和便利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反倾销调查的会计取证提供有力的佐证作用。应诉企业会计档案保存完整、真实是以往胜诉案件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强化现代企业会计档案制度的建设。
2.各业务环节处理制度的修订和完善
(1)关于采购业务处理制度的完善。应注意建立完备的材料采购信息,注意能够提取原材料、燃料消耗数量、生产工时、人工成本等生产要素实际投入数据。尤其是对从市场经济国家直接进口的原材料,调查机关对其采购价格予以较高的可信度,因此与这类采购相关的各种凭证合同需要妥善完整地保存,包括采购合同、发票、议付通知单、相关交易的付款凭证应付账款记录,甚至不能忽视采购时的运输发票以及运输方式、运输距离等明细信息。(2)关于销售管理制度的完善。注意能够提取在各出口国销售的情况,在国内销售的情况,具体到销售日期、销售数量、销售价格(出厂价格、到岸价格等)、运输方式、距离及费用、保险费、折扣或佣金、合同资料、销售成本及其计算方法等。
3.财务会计核算制度的修订和完善
(1)完善原始凭证处理制度。原始凭证可以忠实地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过程,是会计举证资料客观性的保证,为此应该在原始凭证格式设计、传递和保管等环节对其完整性、特殊性等方面加以补充规定;(2)完善会计账簿明细账簿登记制度。由于反倾销调查的需要,出口企业对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和销售等明细账的登记需要做出特殊的规定。
4.成本与费用会计管理制度的修订和完善
(1)在现有制度中,另外制定出口商品的成本及费用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认可的计算与核算方法的规定。由于出口商品的成本及费用信息在反倾销调查中的特殊重要地位,企业对此应做出严密的制度安排。(2)制定“竞争对手产品成本资料管理制度”。制定对竞争对手产品的生产成本要素、成本结构、费用开支、市场份额、经营策略等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如何取得的规定和说明。国外的公司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竞争,适应应对反倾销的形势,都纷纷启动了竞争对手会计档案。我国企业也要借鉴这一做法建立包括国内、国外竞争对手的会计档案,先从收集竞争对手的成本与费用资料做起。
5.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修订和完善
补充关于保证应对反倾销各项制度正常实施和会计举证相关工作监督的规定。
[ 参考 文献 ]
[1]刘玉廷。把握 规律 坚持原则贯彻理念,积极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建设[j]。财务与会计(综合),2006(11):45.
[2]杜娟。中国鞋企将向欧洲法院提起诉讼[n]。广州日报,20061014(15)。
[3]颜延。反倾销司法会计———会计学视野下的反倾销[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18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