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规模、特点以及自身所处的环境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财务管理的模式和目标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和发展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更好的满足国家预算管理和加强宏观调控的需要,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深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的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对策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实现了很多的进步,但是相对于经济的增速和未来的发展需要而言,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体制还是相对落后,造成财务会计处理工作中违规、违纪的现象时有发生,并逐渐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和传统财务管理体制上的弊端。此外,行政事业单位目前所处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逐渐被推向市场化,现有的财务会计管理体系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与进步。财务管理工作是我国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所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体制,加强管理的对策研究也就是势在必行的了。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会计核算制度较为粗旷,预算资金使用的绩效意识薄弱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会计核算制度存在局限性,不能满足财政拨款方式不同的事业单位的内部核算要求,报表数据的可利用性较低,无法全面真实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②预算分解计划存在随意性,不利于预算控制和考核。③对专项资金的管理不够严格,绩效评价流于形式。财政项目预算资金划拨前,审查和论证工作不足,容易造成应办项目和资金脱节,此外项目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指标过于粗略,缺乏可行的责任考核机制,不利于专项资金规范合理使用,同时也降低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长期以来,单位对基数递增的预算已经习惯,预算的观念相当不足,多数财政单位所完成的预算的编制以及对其的执行仍相当的粗放,由于理财观念的缺乏,行政单位对于财务管理制度所进行的建设相当的薄弱。例如,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其可操作性严重不足,对于财务管理制度的定义相当模糊,因而相关执行人员多数对此无所适从。单位管理制度的完善较财政体制的改革来说相对滞后,因而需要对传统的制度进行更新或完善,以适应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
(三)预算管理的参与意识较为薄弱
当前行政单位在财政体制的改革过程中的参与度相当的低,多数是被动接受财政部门的信息。如单位领导工作时仅考虑如何将任务完成,根本不考虑预算的有无以及行政相应的成本问题,因而更提不上财务的决策了。单位进行财务管理主要是想不断对财政资金进行优化,并通过收支管理的不断改进以及目标的不断调整以实现此目的,但是由于行政单位薄弱的预算管理参与意识使得此系统根本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四)预算缺乏应有的严肃性、约束力
有的预算单位在资金使用中,支出控制不严,超支浪费现象严重;有的预算单位在项目支出资金管理使用中,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界定不清;有的预算单位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没有树立讲求经济效益的理财理念。这些都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财务分析的缺乏
当前,由于财务相关人员在单位管理的参与机会相对较少以及参与意识的相对薄弱,导致其进行财务分析过程中,仅能够以当前已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单单仅通过会计核算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无法全局进行财务收支情况的分析,这就导致其所做出的财务分析的主观性以及片面性通常较大,无法找到问题的真正要害,很难为决策者提供高效财务分析。
二、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的有效对策
(一)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体制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基于“三不改变”原则,即不改变行政单位相关的预算管理制度,不改变行政单位的理财机制,不改变单位的会计主体。而此制度的具体方法即对资金集中性进行结算的办理,行政单位本身不进行会计和出纳的设置。现金、汇兑以及转账等结算通通经报账员于核算中心处进行办理,预算的经费主要以财政进行直接的拨人,行政单位预算的外收入首先交到临近的财政专户内,然后再根据规定的要求划到行政单位的账户中去,单位经费的支出以及其它方面相关的支出不可以透支,仅能通过单位的账户进行核付。会计的核算应集中进行,单位会计的相应档案都交于核算中心进行统一的保管,并根据年度的不同进行装订。根据会计档案的相关管理方法,进行会计相关凭证、报表以及账簿等的立卷及归档,以方便进行查账、审核及其管理工作,且应注意对行政单位相关资金的状况和档案资料相应情况做好保密工作。对单位的支出审核进行相应制度的建立,行政单位报账的全部单据均需含有单位的印章,且领导的签字同印鉴应确保一致。对凭证审核进行相关制度的建立,行政单位全部原始凭证均需真实合法,且应写明具体地用途。整个会计集中核算业务的流程如下图1所示:
(二)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
首先应当加强预算观念,要想对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考核,必须先树立一个正确的理财观,即先预算后支出,无预算不支出的观念。单位应当树立起预算管理作为中心的一个财务管理体制,根据年度预算,对单位财务的收支行为进行规范,同时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不断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并将此程序贯彻于预算的整个过程中,包括:合理进行岗位的设置、对分工职责的明确、相互制约机制的完善等。对各项费用的开支标准以及审批权限进行严格的管理,审核原始凭证时应合理合法,制定实物保管的相应措施,健全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此外,可通过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来确保单位财务管理预算得到了真正的执行,认真贯彻和落实资金收支管理的规范和政策,做到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并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单位内部员工的监督。
(三)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的财政拨款,在这种情况下,单位内部经常出现监管不严、重投人轻产出、忽视经济效益的情况,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必须积极做出调整,尽快完善财务管理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行政事业单位应立足于单位的实际和未来财务管理的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并逐步形成完整的体系,从而能够对单位内部的资金使用情况和财务管理的水平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促进财务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四)加强内部的控制与监督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单位内部的监督,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具体说来,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要增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力度,严格控制资金支出的范围和标准。例如差旅费用、招待费用可以采取定额管理的办法,积极推行取消公务用车实行货币补贴的改革政策,切实控制公车资源的浪费。②要增强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财务管理的法制观念,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逐步建立适合单位内部的控制与监督体系,从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五)财务分析的进一步完善
单位的财务分析应根据《会计法》以及《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等的相关要求,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分析。具体进行分析时,应采用不同的指标,例如通过预算完成率、公用支出增长率、人员支出比率、经费结余率等财务指标的使用,对行政单位的财务开支以及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进行分析时,可通过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差额分析法以及比率分析法等进行分析。通常单位财务进行分析时应对其收支的相关情况及其结构等指标同相应的计划指标进行横向以及纵向的分析和对比,同时还要同去年的同期数进行相对数及绝对数法的对比,以期对各个指标执行的状况和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体系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和发展。对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注重财务管理对策方面的研究,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体制,力争为我国国有资产的维护、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